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,他的棋艺非常高超。秋有两个学生,一起跟他学习下棋,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。另一个却不这样,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,用不着认真。老师讲解的时候,他虽然坐在那里,眼睛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93 [查看详细] |
秦二世时,丞相赵高野心勃勃,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。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,有多少人反对他,他心中没底。于是,他想了一个办法,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,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。 一天上朝时,赵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56 [查看详细] |
出处:《湘山野录》(太祖)上指门额问普曰:“何不只书朱雀门,须著之字安用?”普对曰:“语助”。太祖笑曰:“之乎者也助得甚事?”释义:讥讽文人咬文嚼字,不讲实际。故事: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64 [查看详细] |
西汉时候,有个农民的孩子,叫匡衡。他小时候很想读书,可是因为家里穷,没钱上学。后来,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,才有了看书的能力。匡衡买不起书,只好借书来读。那个时候,书是非常贵重的,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373 [查看详细] |
唐朝时候,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,有一次,他到宋城去旅行,住宿在南店里。 一天晚上,韦固在街上闲逛,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,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,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。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147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…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释义“约”,协商,议定。“章’,条目。临时议定三条法令。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。故事公元前206年,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96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战国策。秦策—》秦王曰:“寡人闻之,毛羽不丰满者,不可以高飞。”释义“丰”,丰满。比喻势力还小,或常识、阅历尚浅。故事战国时洛阳人苏秦,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。学习结束后,周游列国,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72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后汉书·耿合传》帝(刘秀)谓合曰:“将军前在南阳,建此大策。常以为落落难合,有。久者事竟成也。”释义“久”终于。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,事情,最终能成功。也作“有志者事竟成。”故事有一次,刘秀派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157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左传·俗公二十六年》齐候曰: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对曰:“恃先王之命。”释义“恃”,倚仗,依靠;“恐”,恐惧,害怕。国有所依靠而无所顾忌,无所畏惧。故事春秋时,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,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74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国语,晋语八》宣子曰:“吾有卿之名,而无其实,无以从二三子。吾是以忧,子了我何故。”释义表示空有虚名,而无实际内容。故事一天,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。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,职位很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85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少年欲立婴便为王,弄军苍头特起。 释义“异”,不同。比喻指与众不同的新派别一下子崛起,独树一帜。故事秦朝末年,秦二世荒淫无道,天下百姓怨声载道,陈胜、吴广率先揭竿而起,各地纷纷响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84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汉书,王尊传》太守以今日至府,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。……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释义表示明知法律禁止,还亲身去做犯法的事。故事西汉时,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,叫王尊。王尊从小死去父亲,由他的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61 [查看详细] |
北宋画家文同,字与可。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,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。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?原来,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,无论春夏秋冬,阴睛风雨,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,琢磨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45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墨子·贵义》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释义“以卵投石”也称“以卵击石”,意思是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自取灭亡。故事有一年,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。途中遇见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8 [查看详细] |
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。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《五代史补》。 唐朝时期,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,文学艺术也很发达,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。当时,不仅诗人多,创作的诗多,而且在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43 [查看详细] |
战国末期,秦国有一个大商人,名叫吕不韦,他因在赵国经商时,曾资助过秦庄襄王(名子楚)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,待子楚接王位后,便被封为文信侯,官居相国。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,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53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史记。酷吏列传》公聊相造清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,孤行一意而已。释义:“意”,意见想法“孤”,一个人。原意为谢绝请托,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案件。现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,独断独行,不采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9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:“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”释义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。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,后泛指地域相近,仅隔一水。故事: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,建立了隋朝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8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欧冠子·天则》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,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释义“障”,即蔽。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,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。故事从前,楚国有个书呆子,家里很穷。一天;他正在看书,忽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63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七年》君子之谋也,始、衷、终皆举之,而后入焉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!释义一问三不知,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。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、发展、结果都不知道,现在用来表示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7 [查看详细] |
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。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,登上国位,就是晋惠公。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,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。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。可是这班人对晋惠公个人来说都是有功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30 [查看详细] |
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见世叔—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释义: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,形容办事认真、好细。故事:明朝时候,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,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。 一天,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32 [查看详细] |
唐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,因官运不怎么亨通,不管做甚么事情,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,所以时时出去,想藉游玩散散心。有一天,他到了京国寺,游倦了,就寄宿在寺里。晚上做了一个梦;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,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48 [查看详细] |
出处: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臣闻骐骥盛壮之时,—日而驰千里;至其衰老;驾马先之。释义:指马跑得很快,一天能跑一千里,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企发展极其迅速。故事:战国时期,燕国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,与同在赵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32 [查看详细] |
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,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,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。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,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。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,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。事后被封平通侯,当时在朝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0 [查看详细] |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纣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,孔于闻之曰:“其窍通,则比干不承矣。释义:“窍”通气的窟跃窟窿,古人把两眼、两个鼻孔、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。七窍中没有一个窍是通气的,比喻对事物不理解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8 [查看详细] |
灌夫,字仲孺,西汉时代人。他性情刚直,讲究信义,说出的话一定做到。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,而对地位比他低的,越是贫贱,他越敬重。因此,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。灌夫喜欢喝酒,并且常因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9 [查看详细] |
出处:《史记·季布来布列传》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释义:“诺”,许诺,诺言。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。比喻说话算数,讲信用。故事:秦朝末年,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,性情耿直,为人侠义好助。只要是他答应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291 [查看详细] |
战国时代,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。他的口才很好,也很会说话。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,来规劝君主,使君王不但不生气,而且乐于接受。当时齐国的威王,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,但是,在他即位以后,却沈迷于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73 [查看详细] |
出处《孟子·尽心上》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墨子兼爱,摩项放踵,利天下,为之。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。故事墨子,名翟,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,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:他主张“兼爱”... |
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日期:2008-07-25 人气:49 [查看详细] |
|
118图库-四肖期期準_管家婆王中王鉄算盘开奖结果
海丰县|
信宜市|
锦屏县|
邢台县|
新乡市|
临澧县|
奉贤区|
普洱|
洪湖市|
张家港市|
秀山|
太仓市|
汶川县|
行唐县|
防城港市|
左云县|
宜都市|
孟州市|
通州市|
呼玛县|
青冈县|
安庆市|
五台县|
延庆县|
正宁县|
婺源县|
册亨县|
扶沟县|
建阳市|
吴忠市|
枣强县|
安远县|
涪陵区|
景宁|
龙陵县|
康乐县|
镇坪县|
远安县|
枞阳县|
六盘水市|
|